开设层次:在职博士
招生简章
0篇
累计报读
0人
问答
2条
有学生问我:"老师,同济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到底有哪些方向?我看官网信息太分散了..."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理清楚,手把手教你选对研究方向。作为深耕高校教育领域10年的从业者,我每年要帮200+学生做专业规划,今天就说说同济经管博士那些事。
先说重点: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开设的博士专业主要有4大方向:
1. 应用经济学(含金融学、产业经济学方向)
这是王牌中的王牌,导师团队有长江学者坐镇。特别适合想进金融机构或政策研究部门的学生。去年毕业的师兄去了央行研究所,年薪直接40万+起步。但要注意,这个方向对计量经济学要求极高,数学底子差的慎选。
2. 管理科学与工程(含工程管理方向)
这个方向全国排名前三,和土木、建筑等优势学科交叉。举个实际案例:去年有博士生参与港珠澳大桥的造价优化项目,毕业后直接被中建八局高薪挖走。适合有工科背景想转管理的同学。
3. 工商管理(含企业管理方向)
这里的特色是"理论+实践"双导师制,企业导师都是500强高管。有个在读博士跟着导师做新零售研究,研二就参与了盒马鲜生的战略规划项目。但要注意研究方向要与企业需求结合,纯理论研究反而不占优势。
4. 技术经济及管理
这是新兴交叉学科,研究数字经济、碳中和这些前沿领域。去年刚毕业的学姐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,现在在蔚来做战略总监。想抓住时代红利的同学重点考虑这个方向。
选专业要记住三个诀窍:一看导师课题是否前沿,二看往届就业去向,三看自己的数学基础。比如金融计量方向天天要跑数据,Excel玩不转的真的会头秃。有个学生去年非选产业经济学,结果卡在动态面板模型上延毕了,血淋淋的教训哈。
亲情提示:今年开始实行申请考核制后,科研成果占比提高到60%。建议提前1年准备论文,最好能有核心期刊发表。去年有个学生带着2篇CSSCI来面试,直接免笔试录取,这就是现实。
同济大学博士申请,需要准备哪些材料?
想申请同济大学的博士,材料准备得全不全,直接关系到能不能顺利通过初审。不少同学因为漏掉一两样东西,耽误了报名进度。今天就根据往年申请情况和最新要求,给大家列个接地气的清单,照着准备准没错。
一、基础材料不能忘
1. 报名登记表:在研招网填报后生成的表格,记得打印出来签字。往年有人忘记贴照片被退回,建议多打两份备用。
2. 学历学位证明:应届生要准备学籍在线验证报告,往届生得把毕业证、学位证复印件和学信网认证报告都备齐。有个冷知识:海外学历的同学要提前做教育部认证,这个流程得两个月左右。
3. 成绩单: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必须盖学院红章,跨校报考的别怕麻烦,提前联系母校教务部门办理。
4. 证件照:准备蓝底一寸照,电子版和纸质版都要,注意别用P得太过的照片,现场确认可能不通过。
二、核心材料要下功夫
1. 专家推荐信:至少两封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推荐信。重点提醒:别光找大牛教授,真正带你做过项目的导师写的推荐信更有说服力。去年有个学生让院长写了封泛泛而谈的推荐信,结果不如隔壁同学实验室导师写的具体案例实在。
2. 科研计划书:这是重头戏!别直接套用硕士开题报告。建议先上同济官网查报考导师的课题方向,在计划书里体现三方面:你的学术积累、与导师方向的契合点、未来三年可落地的研究设计。
3. 成果证明材料:论文要附期刊封面+目录+正文首页,SCI记得开检索证明。有专利的同学注意,受理通知书和授权证书是两码事,授权专利才能加分。
三、附加材料看情况
1. 外语水平证明:英语六级425分是基础线,考过托福雅思的别藏着,80分或6.0以上能增加竞争力。小语种专业的要提交对应语言证书。
2. 获奖证书:校级以上的学术类奖项才有用,三好学生这类荣誉建议放在说一千,道一万补充。
3. 工作证明:在职报考的必须提供单位同意证明,体制内的同学要特别注意盖章流程,有些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走审批。
四、特别注意事项
材料装订别用 fancy 的蝴蝶夹,老老实实用拉杆夹分门别类,封面贴上材料清单。去年有人用红色文件夹被吐槽像婚礼请柬,反而显得不专业。
每个复印件右上角用铅笔标注“与原件一致+签名+日期”,这是很多院系的新要求,别等补材料时才手忙脚乱。
报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这类热门院系的,建议附上作品集,A4尺寸胶装就行,重点放参与过的实际项目,效果图别超过三分之一。
现在赶紧对着清单打钩吧,早准备早安心。材料交上去后别忘了常刷学校研招网,有些院系还会要求补交最新发表的文章。说一千,道一万说个小技巧:所有材料扫描成PDF备份,文件命名按“姓名+材料名称”格式,后续复试调剂都用得上。
推荐阅读: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