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算高,和全日制差不多,下面给大家列出来,你一看就清楚了。
事业编的考这个,有的单位给报,有的不给。
其实没有明确规定,主要还是看你咋跟领导谈的!
学费这块,到底要花多少钱?
根据2025年最新招生简章,会计非全日制博士学费,总额12.8万元,分3年缴纳,每年约4.27万元。
这个价格,在同类院校里,属于中等水平——中央财经大学同类项目学费16万-20万元,上海财经大学18万-22万元,首经贸,比他们低了至少20%。
不过,除了学费还有两笔“隐形开支”
教材资料费3年下来,大概5000元,论文答辩费,8000-10000元,这部分,得提前预留预算。
学制3-5年,最长,不超过6年,期间周末集中上课,得平衡好工作,和学习。
会计博士的长期收益,很可观,毕业生平均起薪,比硕士高30%,晋升财务总监、高校副教授等岗位的机会,也更大。
事业编读首都经贸会计非全日制博士,单位真的能报销吗?
答案是有可能,但得看单位政策,和沟通技巧。
根据教育部最新文件,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骨干教师,单位通常报销,50%-80%学费。
比如山东某高校李老师,去年读博时,学校直接报了80%。
中石化等企业规定,工程类博士员工,可预支3万元学费,毕业考核合格后,全额报销。
江苏、浙江等地,试点“人才深造计划”,处级干部,攻读公共管理博士,财政专项补贴,最高5万元。
为啥说读在职博,一定要提前备案?
某三甲医院王主任,因没提前签培养协议,毕业后报销,被拒。
建议入学前,提交《在职深造申请表》,明确服务年限(通常3-5年)。
需要录取通知书、学费发票(抬头必须是单位全称)、培养协议等材料,缺一不可。
事业编单位,更倾向报销,与岗位相关的专业费用。
比如水利局员工,读水利工程博士,单位可能全额报销;跨专业申请,难度就大得多。
除了报销,还有哪些省钱办法?
参与导师横向课题,既能赚外快,又能积累人脉。
某毕业生,通过参与上市公司内控设计课题,直接获得5万元项目分成。
首经贸帮助按月或按学期,分期支付学费,每月分摊下,来压力小很多。
深圳、杭州等地,对在职博士,提供1-3万元补贴,毕业半年内,可向人社局申请。
某事业单位财务科长,学费12.8万元,单位报销50%(6.4万元),自己申请地方补贴2万元,再通过课题,赚1.5万元,实际个人只掏了3.9万元,压力大幅降低。
推荐阅读:
相关文章